各教学系(部):
为保证2023-2024学年第一学期排课和教材预订工作顺利完成,现将相关工作安排和通知如下:
一、排课工作
(一)纸质文档上报要求
1.接受教学任务的教师本人须在教师聘任表上签字;
2.课程编号、课程名称须与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编号、课程名称一致;
3.教学执行计划中授课学时、实验、设计、上机学时、线上学时(仅混合式教学课程填写)等必须分别填写清楚;起止周数在后面教学进程栏目中注明;
4.请按本科培养计划-教学执行计划安排合堂教学班,教学进程不一致的专业须单独开设课堂,不能与其他专业合堂。专业课合堂教学班原则上不超过2个自然班或人数控制在70人左右,公共课合堂教学班原则上不超过3个自然班或人数控制在105人左右。
5.实践环节不能遗漏,课程类别为实践环节。
6.依据课程不及格人数,设置该课程课容量时需将不及格需跟班重修的人数包含在内,或单独开设重修班。若系(部)单独开设重修班,需同步做好聘课工作。
7.教学执行计划表和教师聘任表须经教学主任签字并加盖系(部)公章。
(二)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数据建立要求
1.课程管理
请各系(部)认真检查本系(部)开设课程:课程编号、课程名称、学分、学时、课程类型、课程类别等内容是否准确,如有错误或缺项,请报教学运行中心修改添加。尤其是包含线上学时、实验学时、上机学时和设计学时的课程,务必要提前在课程库维护好理论、线上、实验、上机和设计部分的学分和学时。
2.培养方案
请各系(部)根据学校各年级本科培养计划,在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将本系(部)各年级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一次性维护好。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里的课程类别、课程性质、课程模块、课程编码、课程名称、学分、学时、开课学期、考核方式等项,须与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致。特别注意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里的培养方案各模块类别、学分、课程设置等须与纸质版培养方案一致。
在维护2021、2022级人文素质选修课“人文社科体育类课组”时,必须按照下图中分别关联“四史课组”和“人文社科体育类(A)新”课组。

如果一门课在多个课组都开设,在维护培养方案时,只在其中一个课组中维护即可,不要多个课组重复维护。
3.教师管理
系统中教师个人基本信息,教师本人可自行修改,请各系(部)通知所有教师,在聘课结束前维护好个人信息,包括所属部门、姓名、性别、职称、出生日期、民族、上课资格、当前状态、是否外聘、学历、学位等项需要维护完善。
教师基本信息修改途径请见附件3。
4.教学任务落实
(1)落实教学任务时,课程的理论学时、实验学时、上机学时、学时类型、课程性质、授课方式、上课方式、面向对象等内容要准确无误。课程里面包含理论学时、实验学时、上机学时、设计学时等内容的,在落实任务时要分别落实。
(2)教务系统中辅修课程、单独组班的重修课程分别在“教学任务落实”—“辅修任务落实”、 “教学任务落实”—“重修课程落实”下面落实教学任务;大学体育在“板块管理”—“板块任务落实”下面落实教学任务;其它主修课程在“教学任务落实”—“主修专业任务落实”下面落实教学任务;基础部、机械与电子工程系、学生工作部开设的公共课,在“教学任务落实”—“特殊课程落实”下面落实教学任务。
(3)教学任务落实时,在“教学班组成”项目,必须选上该课程面向的所有专业班级。系(部)在落实专业课教学任务时,要设置好面向系(部),避免其他系(部)学生误选。
(4)一个课堂有多个老师上课的课程,在录入教学任务时,请把每个老师的授课学时提前分配好。
(5)因涉及新校区搬迁后计算机中心机房只有两间120人临时机房,建议各系(部)将应在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内上课的课程尽量调整到2023-2024学年第一学期或2024-2025学年第一学期进行。
5.混合式教学课程录入注意事项
(1)混合式教学课程编号、总学时要和培养方案保持一致。在系统中录入教学任务时,需在同一课程编号下面分别录入线上学时和线下学时。
(2)混合式教学课程在教师聘任表中要标注清楚,线上授课平台及使用的在线课程网址也要标注清楚。
6.相关工作时间节点
请务必于2023年6月2日(周五)以前,将各年级分专业教学执行计划电子版(见附件1)、纸质版报教学运行中心;于2023年6月14日(周三)以前,将教师聘任表电子版(见附件2)、纸质版报教学运行中心,并完成教学管理系统录入工作。为保证本项工作如期完成,各系(部)务必按时完成聘课工作,公共课的教师聘任计划及要求须在6月7日(周三)之前报送公共课开课系(部)。
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学运行中心:赵亚磊 QQ:63945007
二、教材预订工作
(一)遵循原则和选用范围
1.遵循原则:教材选用遵循“凡选必审”、“质量第一”、“适宜教学”、“公平公正”的原则。选用教材内容应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、政策,具有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性,有较强的理论性、系统性和先进性。教材应与该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,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相匹配。
2.教材选用范围:各系(部)要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对教材进行系统配备,避免前后课程内容的重复或脱节,制订出各门课程教材配备的最佳方案,马工程重点教材对应的课程必须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。
(1)“马克思主义理化研究和建设工程”重点教材。
(2)国家级规划教材、教育部及其他部委规划教材。
(3)省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。
(4)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所在单位编写的特色教材。
(5)高校联合统编的优秀教材。
(6)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主编的教材。
(7)国内影印版教材(需填报《境外教材选用申请》)。
(8)校级规划、校级获奖教材。
(9)近三年出版的教材。
(10)不在上述范围但经学校教学(教材)委员会批准的教材。
(二)注意事项
教材选用坚持集体决策,由系部组织审核后报送教学科研部。请各系部积极配合,将全部所选教材填入“教材预订表”内,系部审核后交至教学科研部,以确保课前到书。
1.凡开设“马工程”相关课程的须选用“马工程”重点教材。
2.凡是教材使用超过3届,教材出版年份超出5年的,专业课教材,建议任课教师更换教材并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版教材。
3.本学期选用教师自编教材、参编教材的必须填写《青岛理工大学自编教材选用申请表》审批后方可选用,教师自编教材如果不及时更新版本,最多使用3届。
4.选用教材在保障教材质量的同时,应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为原则,尽量选用价格较低的教材。
5.填报“教材预订汇总表”时,每一项信息请认真填写,以免订书时出现差错。
6.请准确填写教师用书、教参书的预订册数,并请系部负责人认真审查。一旦订购成功,及时领取,及时结算费用。学生教材预定数量也请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后填写清楚。
7.选用的自编教材须能从出版社正常采购。
8.为维护教学秩序、保证教材质量,系部所选定教材必须能从出版社正常采购。
9.参照2022秋季教材和2023春季教材选用数据,如选用教材名称、编者、出版社不变,请不要填报低于2022秋季和2023春季所选用教材的版次。
10.请于2023年6月14日前交教材预定计划电子版和纸质版交教学运行中心。教材附件1、附件2由系部主任签字,加盖系部公章。
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学运行中心:殷广金 QQ:61898408
教学科研部
2023年5月25日